誠如上一篇文章所說的
這是我第二次參加協會的暑期實習
所以常常很不自覺的
會回想起去年的經驗
並且做比較
不管是比較自己還是比較別人
因為今天最不一樣的地方
就是在不同的助教帶領下學習
也是我很陌生的方式
- 去年V.S.今年
第一次的會議是從峻瑋助教主持的座談會開始
讓我們針對今年的幼苗提出自己的問題
自己找出問題才能學到更多
而不是一昧地接受別人給的
從被動反過來變成主動
這是峻瑋助教交給我們的第一件事情
不過透過這一場座談會
我發現了一個最最最嚴重的問題
也是我自己沒有想到的問題
有夥伴提出:"如果指考沒有辦法做問卷的話,怎麼辦?"
之所以會說這是很嚴重的問題
是因為問卷在幼苗裡面扮演了一個非常重要的腳色
問卷等於學員名單
而指考期間我也還在期末考
所以幾乎是沒有辦法做問卷的狀況
只有指考的最後一天我才能做最後的衝刺
不過以去年我大概做了500多的問卷
到最後兩個禮拜左右也已經翻爛那500張問卷了!!!
所以指考的最後一天
運氣好的話或許能做到100~200張
但那也只夠用一個月而已
因此才會說這真的是一個非常嚴重且值得思考對策的問題!!
讓我想到在前幾堂行銷團的課程中
楊老師提到的:「業務不要太依賴團隊,要靠自己單槍匹馬。」
我得想辦法從困難中殺出重圍!
另外相比去年
在伊涵助教的帶領下學習
第一次的會議是建立我們的團隊文化
團隊的規範、隊呼以及小默契
從一開始的起步
就能感受到不同助教的帶領風格
- 只是為了一瓶飲料
這部分的問卷教育訓練算是行前預備
以及部份的心態建立
讓沒有做過問卷的夥伴大概知道做問卷需要準備的東西
這個部分由台北蝙蝠的隊長欣庭
也是這次實習團隊的副隊長主講
其中提到了做問卷的流程中最困難的部分
也就是在"看到人的第一眼就上前"
對我來說這個階段真的是很煎熬的階段
因為會想東想西的
"會不會打擾他讀書?"
"有家長在旁邊"
"會不會又被拒絕?"
而這個狀況到了下午或是到了最後一天
會更舉足不前
因為被拒絕過太多次了
所以心身俱疲
像我自己也要在衝向人群之前
也都要對自己做很多的自我建設
後來欣庭又問我們:"為什麼要做問卷?"
對這個專案的意義?
對自己的意義:磨練自己的意志
對學生的意義:給他一個改變一生的契機
接著還有嗎?
還有甚麼還能夠讓我們堅持下去的意義
或許真的到最後做到累了疲倦了很挫折了
大概也會想:"也許磨練意志也可以用別的方法,何必這麼累?"
所以,欣庭要我們想想到底還有甚麼理由
是能夠讓自己堅持做下去的理由呢?
我的理由其實有點簡單也有點膚淺
"飲料"
因為在聽以前的學長姐分享到一個經驗
就是曾經遇到一位學員填完問卷過後
還特別去買了一瓶飲料回來送給他
一個可能只是萍水相逢的人
還願意花錢買了一瓶飲料給另一個陌生人
真的很令人感動
所以每次當我做問卷做到很累的時候
總是會想到這個故事
也期待有一個陌生人能夠給我這樣的獎勵
如果沒有遇到
就會想:或許是自己還沒有努力到讓人想為我付出的程度吧!
因此就為了一瓶飲料
會要自己繼續努力做下去
畢竟自己去買的飲料跟別人請的飲料
感覺真的差很多 XDDD
很可惜的是下一次的問卷教育訓練我因為期末考而無法參與
不過希望在指考的最後一天
也是我唯一能做問卷的一天
能夠拿出像去年指考最後一天一樣的衝勁與成績
一次達到300張!
只要能跨出第一步
就是最大的進步!
Fine.
2015.6.30